昆中机械网 >> 多用表

汽车涂装设备领域下件滚床结构设计电池材料

2022-07-13

目前,在涂装摆杆链输送机系统中,必须保证滑橇和车身能从摆杆链到地面输送设备上的接流畅,由于现有的输送交接形式不合理,多为固定式滚床,且在转接过程中容易受到带车身滑橇硬碰撞,不利于设备的长期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下件滚床,通过弹簧缓冲装置实现转接过程中带车身滑橇的软着陆,通过导向轮装置避免带车身滑橇与下件滚床之间硬碰撞;从而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维修,节省了维修成本,提升整线设备开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件滚床,包括:

床身本体,一端设置有连接导向装置,在所述床身本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导向轮装置;

框架,位于所述床身本体正下方,框架上表面通过多个连接装置连接到所述床身本体下表面,在所述框架的两条相对应的侧边且靠近所述连接导向装置的位置设置有一对支撑脚,在所述框架的两条相对应的侧边且远离所述连接导向装置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弹簧缓冲装置;

床身本体包括:

壳体,

多个平行设置的滚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滚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突出所述壳体表面设置;

驱动电机,与所述滚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的,弹簧缓冲装置包括:

垫脚,

第一缓冲轴,一端与所述垫脚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缓冲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所述第一缓冲轴外表设置有螺纹,在所述第一缓冲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位置下方设置有两个螺母;在所述第一缓冲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位置上方设置有一个螺母;

两个固定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第二缓冲轴,一端套设有接触体,在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床身本体接触位置设置有缓冲垫;

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缓冲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两个所述固定体两端设置有相对向内的折边,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两端的折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下方;

弹簧,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缓冲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缓冲轴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为C型,在两端设置有向外的折边,在所述折边通过螺栓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中部位置通过螺栓与所述床身本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导向轮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成L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床身本体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床身本体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轮包括轮轴和橡胶轮,所述轮轴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轮套设在所述轮轴上。

可选的,在所述床身本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导向轮装置,所述导向轮装置的设置位置包括:

在所述床身本体的两条对应侧边且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导向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导向轮装置;在所述床身本体的两条对应侧边且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导向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轮装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导向装置设置为长方形,所述连接导向装置一端与所述床身本体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床身本体一端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导向装置与所述床身本体呈L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滚轮表面设置有交错纹路;所述第二滚轮为工型,在所述第二滚轮表面也设置有交错纹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下件滚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床身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弹簧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036]1.床身本体;2.连接导向装置;3.导向轮装置;4.框架;5.连接装置;6、支撑脚;7.弹簧缓冲装置;11.壳体;12.滚轴;13.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15.驱动电机;16.第一螺母;17.第二螺母;18.缓冲垫;21.垫脚;22.第一缓冲轴;23.第一连接体;24.固定体;25.弹簧;26.第二连接体;27.接触体;28.第二缓冲轴;31.底座;32.导向轮;311固定板;312.底板;321.橡胶轮;322.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件滚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床身本体1,一端设置有连接导向装置2,在所述床身本体1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导向轮装置3;

框架4,位于所述床身本体1正下方,框架4上表面通过多个连接装置5连接到所述床身本体1下表面,在所述框架4的两条相对应的侧边且靠近所述连接导向装置2的位置设置有一对支撑脚6,在所述框架4的两条相对应的侧边且远离所述连接导向装置2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弹簧缓冲装置7;

床身本体1包括:

壳体11,

多个平行设置的滚轴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在所述滚轴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13和第二滚轮14;所述第一滚轮13和第二滚轮14突出所述壳体表面设置;

驱动电机15,与所述滚轴1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

上述下件滚床的工作原理:

将连接导向装置与前端输送装置连接或者将连接导向装置连接到摆杆链末端;当车身滑橇从摆杆链上下来时,其对床身本体的冲力通过弹簧缓冲装置进行缓冲,避免车身滑橇与床身本体之间硬碰硬;通过导向轮限制其左右两边,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转动带动其在床身本体上输送。

上述下件滚床的有益效果:

通过弹簧缓冲装置实现转接过程中带车身滑橇的软着陆,避免在转接过程中带车身滑橇与滚床之间的硬碰硬;相较于传统固定式滚床采用导向轮装置替代左右限位装置避免带车身滑橇在输送过程中与下件滚床之间硬碰撞;从而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维修,节省了维修成本,提升整线设备开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簧缓冲装置包括:

垫脚21,

第一缓冲轴22,一端与所述垫脚21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体23,所述第一缓冲轴22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23设置;所述第一缓冲轴22外表设置有螺纹,在所述第一缓冲轴22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23的位置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母16;在所述第一缓冲轴22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23的位置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螺母17;

两个固定体2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23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2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24与所述框架4固定连接;

第二缓冲轴28,一端套设有接触体27,在所述接触体27与所述床身本体1接触位置设置有缓冲垫18;

第二连接体26,所述第二缓冲轴28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体26设置;两个所述固定体24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向内的折边,所述第一连接体23和第二连接体26设置在所述固定体24两端的折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2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26下方;

弹簧25,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缓冲轴22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缓冲轴28上。

第一缓冲轴22与第二缓冲轴28为同轴设置,第二缓冲轴28设置在第一缓冲轴22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弹簧缓冲装置整体为贯穿所述框架设置,即固定体贯穿框架,并在贯穿位置内侧采用螺栓与框架固定连接;当带车身滑橇从摆杆链上下来转接到下件滚床时,对床身本体有向下的作用力,床身本体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与床身本体接触的接触体向下运动;因接触体套设在第二缓冲轴上,故第二缓冲轴会对弹簧一个向下的力,弹簧通过压缩来减缓冲力;从而实现转接过程中带车身滑橇的软着陆,避免在转接过程中带车身滑橇与滚床之间的硬碰硬。其中,在安装本下件滚床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位置下方的两个螺母;从而调节本下件滚床的安装高度。设置的接触垫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减缓冲力的作用。此外,缓冲弹簧可以设置为双层弹簧结构,即同轴套设在一起的两个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设置为C型,在两端设置有向外的折边,在所述折边通过螺栓与所述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5中部位置通过螺栓与所述床身本体1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连接装置设置为C型,当带车身滑橇从摆杆链上下来转接到下件滚床时,连接体发生轻微形变从而减缓一定冲力。为进一步减缓冲力,在连接装置连接到框架时,可以在连接装置下方垫一块连接体,连接用的螺栓穿过连接装置和连接体后固定到框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向轮装置3包括:

底座31,所述底座31包括底板312和固定板311,所述底板312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12与所述固定板311成L型,所述固定板311与所述床身本体1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12与所述床身本体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导向轮3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312上,所述导向轮32包括轮轴322和橡胶轮321,所述轮轴322一端与所述底板31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轮321套设在所述轮轴32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导向轮与滑橇侧面接触,避免限位时对滑橇侧面的损伤。

实现导向轮装置在床身本体上的合理布局;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床身本体上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导向轮装置,导向轮设置位置包括:

在所述床身本体的两条对应侧边且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导向装置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导向轮装置;通过这三对导向轮装置实现带车身滑橇从摆杆链上下来转接到下件滚床时位置定位。在所述床身本体的两条对应侧边且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导向装置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轮装置,通过这一对导向轮装置实现输送过程中的定位。所有的导向装置都是设置在床身本体的侧边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向装置设置为长方形,所述连接导向装置一端与所述床身本体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床身本体一端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导向装置与所述床身本体呈L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连接导向装置与摆杆链末端的凹槽,确定出下件滚床的安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表面设置有交错纹路;所述第二滚轮为工型,在所述第二滚轮表面也设置有交错纹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交错纹路增加带车身滑橇与滚轮之间摩擦力,使带车身滑橇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在滚轮上打滑;此外,第二滑轮通过工型将对滑橇一遍进行卡位,保证滑橇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不发生偏斜。

天和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怎样治疗

补肾中成药如何选择

同仁堂五子衍宗丸补阳还是补阴

友情链接